16/08/2009

把心关在门里面









昨天去了那个叫文学评论工作坊的讲座。

主题是如何写好中文系论文。

不外乎都是多看书、多记录所闻所见,以及把想法赶快记下来。


不过,闷透了。


我和几个同学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件很不对的事,不过却不亦乐乎也。

要知道,就问我。这件事不适宜公开,呵呵。


总觉得中文系这个概念离我越来越远了。

不过有一个算是刚开始深聊的同学告诉我,我很有中文系潜力。

我不懂为什么我会让人这个感觉,过后才醒觉,也许古代文选课的时候,常会发表意见。

呵呵,原来我骗得到人啊。

应该是那时候老师说什么肚痛贴是某人写的时候,我马上纠正老师,以致让人觉得我很博学。

玩《武林群侠传》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的啦。

因为游戏里有教这个,《肚痛帖》是张旭作品。


其实这些中文知识,大部分是看电视、玩游戏得来的。

像武则天国号改封周,这是我看幼儿版漫画才晓得的。


所以啊,回到昨天主题为《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的讲座,其中讲到浪费时间云云,我很不屑。

生活是一种学问,好吗?

别以为玩游戏、看漫画、上网、吃饭,就是虚度光阴。


如果今天教育部能晓得少年们都活在潜移默化的世界里面,而从中灌输知识,那该多轻松。

做学问,难道真的要满桌堆书吗?

人有多少时间?把自己藏匿在别人的世界里面,未免太太太奢侈吧?


我好像不适合中文系世界?

还是不适合老人家们的中文系世界而已?

5 个关心:

恋人:Grace晶晶 said...

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生活是一种学问。”你这种想法很正确,并不是把头埋在书堆里就等于做学问的了。

其实,不是所有老人家都只关注钻研、钻研、再钻研,有的老人家(如某间师范学院的讲师黄先炳博士)就在强调和提倡生命教育,极力纠正教育的旧观念以及我们这些未来教师的思想。

你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如果今天教育部能晓得少年们都活在潜移默化的世界里面,而从中灌输知识,那该多轻松。”

你说得很好,这正是本地教育需要改变的地方。引你的话勉励我自己。

你也要加油,你真的很有中文系的潜能,不要气馁。=)

克逸夫 Keith said...

有多少个黄博士?

黄博士有多少学生?比其他老先生的多吗?

教育最高境界就是潜移默化。

今天口头上教你一加一等于二,和让你在书本上看着别人写一加一等于二,都一样。比较起来,前者可以加以解释,后者让比较敏锐的人学习得比较快。

而真正给你一个苹果,然后又送你一个苹果,再告诉你一加一等于二,成效永远比前二者高。

毒品害人,我们都懂,如果有一个人在学生面前示范怎样吸毒,再怎么犯毒瘾而痛苦,成效比推广什么反毒运动来得强。

你要推广礼貌运动,那么最直接就是在孩子面前上演礼貌的社会。

在那些偷东西的罪犯面前,不用囚禁,只需要在他们面前上演一场被人偷东西后的场面,如要报警登记、东西重买、claim保险、受伤的就要进院……然后问他们罪犯一句:如果是你,怎么办。

听起来好没说服力,可是如果你能善用资源,让他们潜意识得到最初的感触,那么要建立健康的社会,是不难的。

多少孩子在游戏里面懂得什么叫attack, defend, flee, potion, medicine, knight, magic, revenge, mission, complete, target, level……不用教,他们就会了。

多少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什么叫“好”,“懂”。

是成人所谓的教书所得来的吗?

弟子规、三字经,真的有帮到小孩子吗?可能可以,如果制度上能办到让他们懂其中意思。显然,政策不过是要他们重复背诵,要他们记起来,以后让他们细嚼滋味。我不知道这好不好,不过就知道感觉很像让孩子吸收一堆字罢了。到最后他们真的长大,再来细嚼,却只是一笑置之而已。

如此而已。


很多人说现在的小孩比以前的幸福得多。我冷笑。

晶晶同学,共勉之啊。呵呵。

恋人:Grace晶晶 said...

黄博士不多,但大部分师范学院的讲师的信念跟黄博士都是一样。全马有接近20所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共有60-100人左右(我无法估计详细数字)。至于讲师们的学生人数我更不清楚了,因为全马那么多所分院,中文系学生自然有一定的数量。而这一批又一批受训出去的学生,正是未来的老师们。

为什么我只提及中文系而不引入其他科系的学生进我的话里?为的不是与一个马来西亚“宏愿”唱反调,理由很简单,因为以目前华人在大马的决定权来看,我们只能做好本分,管理好华小的教育。并不是说只关注华小的问题就是跟国家搞分派,绝对不是的。先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得好的话别人自然会见益思齐,这点我们要很清楚。

而我坚持道师范学院里的讲师们的思想已不再是传统、刻板的了。我们近年来都在学习着许多西方国家的新教育理念,正有阶段地针对我们的教育进行本质上的改革。多数教育界外的人都不清楚内幕,其实有不少教师正在这个快变成一潭死水的“大社会”里极力前进,极力以“育人”为目的帮助学生。不管是在学校里、在学校外(参与种种有关教育的研讨工作或讲座),教师们都希望能为教育改革付出一份力量。有的教师甚至投身于推广和创作儿童文学之中,这正是你所谓的“潜移默化”的途径之一。

我们最新一代的老师,是要读5年半才能毕业的。SPM成绩出炉后就进师范学院读1年半的基础课程,然后继续读4年的学士课程……这几年长到足以塑造我们对于教育的热忱和正向理念。

许多人不看好我们的教育。没错,我也曾经不看好,但不看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抱着希望去改善它。关键不是我们有没有听那些老人家“洗脑”,关键是被“洗脑”后我们怎么做。对,我们自己决定怎么做。把教师这个行业当铁饭碗来混饭吃的家伙还是有的,我们称他们作寄生虫,在此不置于评论。

你给的以苹果作为一加一教学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直观/实物教学法”。直观法的确更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你的想法是正确的。

你说的在孩子面前上演“礼貌”,我们称之为“身教”。“身教”远比“言教”来得有效,你说得一点也没错。

你说让学生直接看到偷窃对别人带来的影响,我十分认同这种做法。我曾经有一个念头——让学生观阅有关罪案的新闻或影片,让他们以最明显的方式看到其严重后果,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审思和提醒。那总好过喋喋不休地对他们说教或说道德。但有的人对教育的观念还是很保守的,说“负面课题不该被展现在孩子的面前,那会荼毒他们的心灵”。呵呵,你认为呢?

你说的那些并非没有说服力,我都明白。只不过,你提到灌输毒品意识的指导法,我不敢认同。你不妨再想想其中的原因。

有一阵子我也很迷恋电脑游戏。那是很好的一种学习管道,但只对着电脑或电视机或电玩学习,那是无益健康的。所以新一代的教师们都尝试设计课堂内的游戏,设法把学生的专注力和兴趣引进去。如果你家有小学生被实习老师教过,你可以问问他们;上课也可以是很有趣的。让小孩以身体进行直接的学习是最有效的,那能平衡他们各方面的发展,而不只专注在脑部、眼睛和手这三个地方。

无论如何,现在市面上也已推出不少教学游戏光碟了,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知识,为人师者或为人父母何乐而不为呢?还有另一种以电脑作为教学器材的教学法,我们叫做“电化教学”。

讲到弟子规,我实在不喜欢。我甚至有个想法:没有推行弟子规的学校才有成为好学校的基本条件,没有学习弟子规的学生才有成为好学生的基本条件。弟子规是一个成人用来约束小孩子的诡计,实在不可行。我的很多同道都不受这一套的。有位在博大就读的学者甚至说“弟子规是荼毒小孩心灵的读物”,哈哈。大部分学校的老师都是跟着政策走罢了,其实有很多教育者也是不屑那种方法的。

有位名人(虽说是名人,但我不懂它是谁,呵呵)说过:“真正的学问是,在你离开学校多年后,所有的东西都忘了,只剩下那些存留在你头脑里的东西。”说的一点也没错。生命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现在的小孩比以前可怜得多咧,才二三年级就要拿着两三个重重的书包去上学,放学后补习补到傍晚回家,冲凉吃饭后就开始做功课,做到晚上很迟才能睡觉。日复一日,小孩子受这么大的压力,不崩溃都难。全都变老人精了,越来越多叛逆的行为也很正常的……

谢谢你对教育的关心和建议。共勉.=)

克逸夫 Keith said...

你说毒品那一环,我还想不到为什么。

你上演真实的痛苦,比说什么大道理,更有用吧。

其实我这三个例子,都要说明切身感受整个气氛,才是真正起渲染效果。播放影片,我并不鼓励,这和书本和讲故事其实都很一样,就如同所谓power point、电子教材教学的道理是一样。可能你们会觉得这已经达到影音效果,学生大概可以学习得到,这就有点偏离了。试问这和寻常教书有什么分别?影片始终隔着一个大荧幕。

在电影看到尸体你会害怕,可是真是看到尸体你其实会哭;在电影看到鬼你会尖叫,在现实看到鬼你会呆住;在电影看到人行乐你会笑,现实看到人行乐你可能会不屑。

同样,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在公车里让座给老人,可是生活中有许多老人觉得你让座是歧视他们,而往往你要站起来那刻他已经笑着制止你。

影片呈现鞭刑,你会看过就忘。

可是如果赤裸裸在你面前鞭刑,你会听到、嗅到、看到一切,心会莫名的记住那一种氛围。

这算是体现现实的感受。

我要做的,就是这个。

你让孩子们看着瘾君子渴望毒品的模样,然后有人示范如何刁难他们,他们为了求毒品也在所不惜,那一种残忍的羞辱,会让他们觉得很难过很难过。

你报道艾滋病多严重、多恐怖,也不过会惊恐一下子。你让他看着艾滋病的人如何受苦、如何被歧视,你就能让他们记忆狼狈的不堪。

我不懂这行不行得通,不过我觉得,这值得讨论,至少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研究,探讨一下可行性。

再来一个例子,一个母亲带着小孩去逛街,没钱,孩子却吵着要买机器人。母亲没有说话,忿然掉头就走。孩子无奈跟着离开。

这孩子可能往后会觉得母亲的难处,可是当下,他只是觉得母亲残忍得没有人性。

为什么不蹲下来,和孩子交谈?

“妈妈钱包只有十块钱,要买面包、牛奶、饼干、快熟面,没有多的钱买机器人了,妈妈买的都是你下个星期的早餐呢。”孩子可能会扁嘴,可是心里还是觉得跟妈妈的意思好了。

语气要弄对,弄错的话孩子会觉得你威逼他。


一切的一切,都视乎你怎样处身设想罢了。

恋人:Grace晶晶 said...

我不赞同你说用吸毒犯示范,因为吸毒本来就是一项罪行,你若叫他在学生面前再吸,一来多给他一次吸毒的机会,二来间接认同了这种罪行——是你叫他那么做的。也许他会问:“你说吸毒有罪,现在又叫我再犯一次?”这不是不合情理吗?

警察逮捕一位吸毒犯是为了阻止他继续吸毒,那么如果叫他示范吸毒、让他再毒瘾发作,那逮捕的意义何在?为了利用罪犯的过错,为了让他接受应得的惩罚——当众受苦、受刁难、受耻笑?这对他欠缺公平。

如果你说影片和书面表达或讲故事的效果是一样的,那你就错了。教育专业研究显示我们通过眼睛所接获的讯息远比耳朵所接获的来得印象深刻、有震撼力和有影响力。影片画面的真实性比口头或书面形式相对的高很多,因此我认为这是突破僵硬化而不失情理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没错,看到真的尸体我会哭,看到真的鬼我会呆住,看到真的人行乐我会不屑(也许)……但如果看到罪犯示范吸毒毒瘾发作,我不只会哭,还会问教员:“为什么那么残忍?”另外,你提出的“吸毒示范”的主要目的看来很不对劲——到底是为了让学生看到吸毒带来的坏处,抑或是为了让学生看到教员如何羞辱罪犯?后者会带来不浅的负面价值观呢。

身为一位教员,其职责不是落井下石,应该是引导学生分辨行为的正误,准确地、理智地、没有偏差或模糊性地把事物的严重后果展现给学生看。我坚持不该利用罪犯,那是欠缺人道的。

另外,对于你所举的“让座给老人”的例子,我无法将它联系与“罪犯示范吸毒”的讨论点,你可以解释一下吗?谢谢。=)